国际空间站(ISS)
1984年,美国总统罗纳得・里根建议美国应该与其他国家合作,建造一个永久性的可居住的空间站。里根预想到一个空间站必须要得到政府和工业界的支持,美国最终也促成了与14国(加拿大、日本、巴西以及欧洲航天局所辖的英国、法国、德国、比利时、意大利、荷兰、丹麦、挪威、西班牙、瑞士、瑞典)的合作。在国际空间站实施期间以及和平号空间站完成使命之后,美国于1993年邀请俄罗斯加入到国际空间站项目;这就使参与国家总数升至16个。在国际空间站的建设中NASA始终扮演得是领导者的角色。
点击这里可以观看各个国家具体承担国际空间站建设的部分
国际空间站的在轨组装开始于1998年,它由100多个部分组成,将需要44次航天飞行,通过3种航天运输工具完成:美国的航天飞机、俄罗斯的联盟飞船、俄罗斯的质子火箭。将由他们把全部的部件送入预定轨道。此外还需要宇航员进行160次太空行走,总计1920个人工小时才能完成对国际空间站的装配和保养。全部工程预计于2006年完成,空间站的设计寿命为10年,总共要花费350亿到370亿美元,届时空间站可以同时容纳7名宇航员。它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:
・控制舱(Zarya)或者功能货物舱-包括推力系统(两台火箭发动机)、指挥系统、控制系统 ・结点(三个)-连接空间站的主段 ・服务舱(Zvezda)-包括生活区和为早期空间站建设提供的生命保障系统、为进步号货运飞船准备的对接端口、进行 姿态控制和助推的火箭发动机 ・科学实验室(六个)-包括科学仪器和抓取外平台上货物的遥控机械手臂 ・实验舱-为微重力、生命科学、地球科学、空间科学的研究提供一个类似袖状的环境 ・构架-用于连接舱室、载荷和系统设备的长型塔装骨架 ・移动维修系统-顺着构架移动的遥控系统,装有遥控手臂可以进行组装和维修 ・转移工具-如果出现紧急情况,会有一艘联盟飞船和供乘员返回用的交通工具X-38随时待命 ・电力系统-将由太阳能帆板和设备负责产生、储存、管理、分发电力
国际空间站的一些数据 ・长度:290 ft (88m) ・宽度:356 ft (109 m) ・高度:143 ft (44 m) ・体积:46,000 ft3 (1300 m3)生活区的空间相当于两架B-747 ・质量:1,000,000 lb (454 metric tons) ・轨道:217 to 285 miles (362 to 476 km)相对赤道的倾角为51.6度
NASA提供 在轨的国际空间站含有节点1、控制舱、服务舱和一艘进步号货运飞船
2000年10月31日,国际空间站的第一批成员从俄罗斯被发射出去,这个三人小组将在ISS上逗留四个月,他们要调试系统,完成一些列实验,此外还要接待三批从事空间站继续建设的美国航天飞机机组成员。
NASA提供 第一批国际空间站的成员(从左至右):
飞行工程师Sergei Krikalev、任务指挥官William Shepherd、联盟号飞船指挥官Yuri Gidzenko
第一批人员在2001年5月21日回到地球,国际空间站还要有其他的三人小组继续管理: 第二组:2001年3月到7月 第三组:2001年6月到2002年1月 第四组:2002年1月到5月
再往后执行任务的人员尚未确定,目前为止每次执行任务,成员往往要逗留3到7个月。在美国建造的居住舱于2005连接完毕后,届时空间站将可以容纳7名宇航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