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间站 实质上是建立更大的航天站。美国曾有一个计划,打算用航天飞机携带部件,在空中组装成可载8名宇航员的空间站,包括服务舱两个,居住舱两个和后勤舱等,并提供人造重力0.3地心加速度。空间站上可以进行科学研究,如研究及格试验新的加工工艺,试制一些新的金属、新的药物等新产品。还可以作为人才造卫星和载人才飞船的中继站等。1984年1月美国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宣布,美国政府决定在今后十年内研制有人驾驶的永久性宇宙空间站。说明空间站的建立已将付诸实施。苏联这十年来一直用“礼炮号”与“联盟号”等航天器对接成轨道复合体,看来也是为建立空间站作准备。 空间城 在空间站的基础上,可以建设志专用的空间工厂、农场、医院等。这是因为 人造卫星在空间飞行时处于真空及失重状态。这些条件是许多生产技术所求之不得的,这是由于失重时可以把两种熔化的物资均匀地混合在一起,做成优质的复合材料。例如可以把玻璃同钢复合成玻璃钢(真正的玻璃钢,不是现在的玻璃纤维加树脂形成的玻璃钢)。同时失重条件下,熔化的金属能依靠表面张力收缩成理想的球形,人们可以利用这个特点生产轴承所用的滚珠。还可以通过真空条件下的冶炼,得到极纯的金属晶体。并可辗成薄如蝉翼的金属膜,抽成极细的丝等。同时,在空间焊接,技师也要比在地面好得多。因此可以在空间建立工厂、生产、加工一些地面工厂难以生产、加工的产品。此外,可以利用空间充足的太阳能,用营养液种植农作物,开辟天上农场。还可利用空间的无菌条件和辐射线,开设空间医院等。空间可以建设工厂、农场、医院,那末再扩大一些建立起一个居民点又如何呢?因此就有人提出是不是干脆在空间建立起一个城市或者叫人造天宫。应该说这是一个相当大的空间站,在里面有工厂、有农场、有医院、有科学研究所,有相当一批人将生于斯、食于斯、譬如说有几千到几万人口的空间站。国外有人设想过两种方案,一种是轮状的见图6.43。犹如一个悬在空中的大轮子,直径1790米,每分钟转一圈,产生相当于地球的重力。人的生活区为轮子的边缘,也是圆切面,直径130米,这里划分了森林、草地、农场、商店、学校、公共设施、工厂、医院等,上面开有天窗,阳光可以进入,并统一调节气候及昼夜循环。而轮子中枢部分仍处于失重状态,这恰好供需要失重环境的工厂所利用。还有一种是圆柱式见图6.44直径为200米,长1000米,每分钟自转3圈,也产生相当于地球的重力。沿着园柱壁安排了各种生活区域,阳光从长度方向射入。这样的空间城市所需的建筑材料约为几万吨,90%以上可以利用月球上的资源,因此应首先开发月球。这当然是一项巨大的工程。这种空间城市还可作为星际航站,因为要到其它星球上去,从地球起飞至少要达到第二宇宙速度,而从空间城市起飞,由于它本身已有第一宇宙速度,只要再有3公里/秒多一点的速度就可以了。 |